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资料 > 教案

科学教案

时间:2024-05-27 21:08:12
实用的科学教案模板汇总5篇

实用的科学教案模板汇总5篇

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,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科学教案 篇1

一、活动目的:

1、喜欢探究,尝试发现不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发出声响的方法。

2、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结果。

二、活动准备:

茶叶罐、玻璃珠人手一份,旧报纸、橡皮泥、水果袋等每组一份。

三、活动过程

(一)以送礼物引入,引导幼儿发现问题,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1、幼儿自由玩响罐。

新年快到了,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礼物(茶叶罐里有一颗玻璃珠),它叫响罐,你们拿出来玩一玩吧!(椅子下面)

2、提问,引导幼儿发现问题。

(1)响罐里有什么?

(2)提问:玩的时候会怎么样?听起来怎么样?(幼:发出很大声音。师: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大的声音呢?幼儿回答。师小结:原来茶叶罐里有玻璃珠,摇动时玻璃珠滚来滚去,撞到了铁的茶叶罐,就会发出嘈杂的声音)

3、交流、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:

提问: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装在茶叶罐里的玻璃珠声音变小?

幼儿猜想。

小结:小朋友想了很多的办法,可以用一种辅助材料隔开玻璃珠与茶叶罐,让声音变小。

(二)第一次实验,探索报纸让茶叶罐里的声音变小。

1、介绍材料

师:那我们用报纸帮忙,让声音变小。

2、提出要求

师:小朋友在做实验的时候要记住几点要求。

摇罐之前,要先把盖子盖紧。

你用了多少张报纸让声音变小了,要记住哦。

3、幼儿分组操作

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用不同数量的纸张包裹玻璃珠,发现玻璃珠发出声音的大小不一样。

4、分享交流

师:你是用什么办法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变小声的?用了几张报纸。你实验了几次?每次实验结果一样吗?

小结:有的小朋友用报纸把玻璃珠包住,有的用报纸塞满整个茶叶罐,有的小朋友用报纸压住玻璃珠,发现用越多张纸,玻璃珠发出的声音就越小,甚至没有声音。

过渡句: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不发出声音呢。老师准备了水果袋和橡皮泥,你们再来试一试、玩一玩吧。

(三)第二次实验,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方法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不发出声音。

1、提出要求:

(1)每次实验时只能用一种材料,但这两种材料都要试试。

(2)试一试、玩一玩,看看谁的方法能让玻璃珠不会发出响声,他就成功了。2、幼儿操作。

教师重点观察帮助实验不成功的幼儿,提醒幼儿要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不能发出一点儿声音,引导逐一运用材料操作、探索不同的方法。

3、分享交流,体验乐趣。

重点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探究过程。

(1)交流:

A、 同伴交流。你有什么好方法,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。

B、 集体交流。你的.玻璃珠还会发出声音吗?你是怎么让玻璃珠不再发出声音的呢?(幼儿回答,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升:包、一层一层盖住、塞满、压等)

(2)梳理:有的小朋友用橡皮泥固定玻璃珠,它在摇动时茶叶罐就不会滚动也就不发出声音。有的小朋友用水果袋隔开玻璃珠撞到茶叶罐的嘈杂声音。这可是一个好办法。

(四)迁移知识经验,解决拖动椅子时发出很大声音的问题。

1、播放视频,发现问题。

师: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,看看有什么发现。

2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师:大家想个办法来解决吧。

(五)活动延伸: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动手包椅子。

科学教案 篇2

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生活中事物大小变化的有趣现象。

2、引导幼儿在韵律活动中运用身体动作不表现大小的变化现象,体验活动的快乐。

3、培养幼儿关注身边各种变化的现象,以及初步的科学探究兴趣。

4、愿意大胆尝试,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。

5、充分体验“科学就在身边”,产生在生活中发现、探索和交流的兴趣。

活动准备:

1、天线宝宝玩偶四个,大小标记图;电视机,自制录像(玉米制成爆米花的过程)

2、皮球、气球(瘪、充足气各一个),玉米、爆米花,米、饭,干豆子、浸胖的豆子。

活动过程:

1、以天线宝宝来和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做游戏,引出变化的现象。

①师:“叮叮要和我们玩什么呢?”出示瘪气球和皮球。

并以变魔术的方式出示充气后的气球和皮球,边演唱歌曲边引出。

让幼儿说猜猜是怎么变大的?并示范吹气球。让幼儿了解球充气会膨胀变大。

②用身体动作来表现球由小到大的变化,并配以歌曲。

2、“迪西”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游戏?

①出示玉米,看这是什么?它能变成什么呀?让幼儿来猜猜看。

“看看,迪西会把玉米变成什么?”边唱歌曲边出示爆米花。让幼儿猜猜玉米是怎么变成爆米花的.。再看录像。了解玉米加热后会膨胀变大,成爆米花。

②跟着演唱歌曲,并说说还有什么也会加热后变大?(如:米可以做成饭)米粒也变大了。

3、“啦啦“给我们带来了它的发现。豆子放了水中浸泡会怎样? 让孩子们说说,干豆子放入水中浸泡会变大的,还会发芽成为小豆芽。 同上以歌曲形式让幼儿来演示。

4、“小波”他和我们做游戏了。

①出示大、小标记让幼儿说说上面是什么。如: → ,是让幼儿用动作表示由小变大。想想什么东西会由小变大的,并唱唱。

反之 → ,是由大变小。如气球皮球漏气了会由大变小。

②幼儿游戏,边唱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,

5、结束,天线宝宝要回宝宝乐园了,我们和他们再见吧。

活动延伸:

请小朋友在自己周围去找找,还有什么是由小变大的,等下次“天线宝宝”来我们班做游戏时,我们告诉他们。

活动反思:

设计活动时,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尝试运用"做中学"的教育理念,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,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。同时考虑到趣味性对小班幼儿来说尤其重要,就以游戏的形式来贯穿始终,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。

科学教案 篇3

活动目标

1.了解蜜蜂、蜻蜓、蝴蝶等昆虫基本特征和习性。

2.了解昆虫和人们的关系。

3.知道爱护益虫,消灭害虫。

活动准备

1.趣味练习:正确说出昆虫的名字

2.趣味练习:制作夏季昆虫

趣味练习

活动过程

一、趣味练习导入课题

1.教师:小朋友,你知道哪些昆虫呢?请你说一说。

2.教师:你们看看图片上这些昆虫,你们想知道这些昆虫更多的秘密吗?

二、观看昆虫图片,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

1.图上这些昆虫它们叫什么名字?

2.它们是什么样子的?

(头上有什么?数一数有几队翅膀?有几对脚?)

3.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?吃什么?

4.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?它们共同的名称叫什么?

5.还知道哪些昆虫?他们是什么样子的.?

小结: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名字叫昆虫。

昆虫的身体分头、胸、腹三部分。头上有触角、嘴和眼睛;胸部长着三对脚,背上一般长着两队翅膀;

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有气孔,是呼吸用的。有些昆虫(如七星瓢虫)

有一对翅膀变硬了,还有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(如蚊子。)

三、分辨益虫、害虫

1.你喜欢哪些昆虫?不喜欢哪些昆虫?为什么?

2.有哪些昆虫是益虫?哪些是害虫?为什么?

3.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?为什么?

教师:蝴蝶在幼虫时有吃嫩菜叶等害处,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、可观赏等益处。

四、讨论怎样对待昆虫

1.我们该怎样对待昆虫?

2.小结:我们应该保护益虫,不随意捕捉和杀死益虫。要注意环境卫生,

不乱倒垃圾,随地大小便,不让脏水积聚使害虫无法生存等。

五、趣味练习

制作夏季昆虫手册,说说昆虫的秘密。

科学教案 篇4

活动目标:

1、感知并描述勺子的反射现象,产生探究的欲望。

2、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,体验发现的乐趣。

3、萌发对镜子的好奇心,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。

活动准备:不锈钢勺子(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);幼儿记录用纸、笔;镜子若干;教师记录纸(大张)

活动过程:

一、比较镜子和勺子。

1、引导幼儿观察勺子与镜子。师: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镜子和勺子,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,你有什么发现?

2、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。

3、引导幼儿用摸、看的方法发现勺子与镜子成像的不同之处。师:为什么镜子和勺子照出来的人不一样呢?幼儿大胆猜测,讲述。教师可引导:我们一起来摸摸看,再仔细的看一看勺子是什么样的!镜子呢?幼儿再次交流。

4、教师小结:镜子的面是平的',而勺子一面是凹进去的(丰富凹面),一面是凸出来的(丰富凸面)那凸出来的那一面叫什么呢?用勺子玩“照镜子”的游戏,感知并描述勺子的反射现象。

(1)引导幼儿用勺子的凹面、凸面和勺柄来照照自己,有什么发现?记录在纸上。师:现在就用勺子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,看看用凹面照,人是什么样子的,用凸面呢?用勺柄呢?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。(提醒幼儿多照几次)

(2)幼儿交流观察记录的结果。

(3)教师小结:用勺子凹面照出来的人,头在下面,身体在上面;用凸面照出来的人,头在上面,身体在下面;用勺柄照出来的人又细又长。

二、迁移经验: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。

1、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,讲讲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。师: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也有个哈哈镜,其实凹面镜与凸面镜在我们的生活中,也有很大的用处呢!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?

2、幼儿交流。

3、教师补充。

凸面镜:老花镜、望远镜、显微镜、放大镜、幻灯机、照相机镜头、汽车(摩托车)后视镜、路况反射镜(交叉路口及山路转弯处设的凸面鏡)、商店墙角顶端装设的监视镜。

凹面镜:近视镜、散热镜、手电筒,探照灯,自行车尾灯,汽车灯、手电筒、车前灯。

科学教案 篇5

活动目的:

1、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,概括出它们的特征。

2、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季节以及与人们的关系。

3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。

4、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。

5、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,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。

活动准备:

各种菊花的图片、一年四季的图片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,概括出它们的特征。

1、教师:小朋友,你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花?请你们仔细看看,说说菊花是什么样子的?引导幼儿从花、茎、叶观察菊花特征,如花开在茎顶端,花的形状,颜色、叶子边缘有钜齿等。现在我们来看看菊花还有什么颜色或者形状呢?

教师:让幼儿先进行观察比较,而且仔细的说说菊花的特征和组成部分是什么,从这些出发,加深幼儿对菊花的认识和理解。

2、菊花石一种鲜艳、美丽的花、花有大有小,花瓣有的窄有的宽。有的直有的'弯,有的扁有的呈现圆管形,颜色有紫红色、浅红、黄、浅、黄、白、多种多样颜色和形状的菊花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花。

教师:让幼儿不止理解了菊花的的外形和组成,而且还让幼儿明白了各有什么颜色,而且是人们喜欢的花朵呢,让幼儿产生喜欢的心态。

二、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季节以及与人们的关系。

教师:"菊花是什么时候开的?秋天你可以在哪里看到菊花?人们为什么要种这么多的菊花?"(美化环境、菊花还可以做清凉的饮料,泡茶喝,菊花的香味能治头疼,)"你们喜欢菊花吗?为什么?""你们还知道哪些花也是秋天开的?""这些花儿都非常漂亮,人们种许多的花。让花把我们的生活的地方打扮的更漂亮、更美丽,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。"教师:从学习的这篇课文中让幼儿明白菊花不仅是有什么组成,有什么颜色,有什么作用。而且还要让幼儿明白、理解这些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?我们应该怎么去做,我们要好好的去爱护,去保护。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的漂亮,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怀!

活动反思:

一次教学设计,也是教师的一次成长,就象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,我了解了菊花居然有那么多种颜色,有些菊花的颜色、花瓣的形状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,可以说这也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、共同提高的过程。

在活动设计和进行中,观看菊花的时候,孩子们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悦,摸摸、闻闻、说说,参与的兴趣十分浓厚。但在交流时,孩子们只停留在颜色的表达上,对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会用语言表达,缺乏经验。因此,活动中,教师讲述的成分多了一些,可在课前告知家长,先带孩子观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识,这样活动中,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会更浓,讲述更积极,效果更好。最后延伸活动用纸杯剪菊花,深受孩子的喜爱,发展孩子动手能力。

《实用的科学教案模板汇总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