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资料 > 教案

大班科学教案

时间:2024-05-09 18:49:12
【精选】大班科学教案模板汇总十篇

【精选】大班科学教案模板汇总十篇
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。教案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大班科学教案 篇1

【活动目标】

1、学习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中寻找方向,加深对指南针的认识。

2、知道中国人很聪明,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。

3、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。

4、主动参与实验探索。

【活动准备】

塑料碗若干、水若干、磁针若干、教学ppt、记录纸。

【活动过程】

一、设疑激趣。

1、播放ppt引起幼儿探索。

提问:在海上航行迷路了怎么办?

2、幼儿讨论交流。

小结:海上航行需要使用指南针。

二、指南针的奥秘。

玩磁针,并提问:磁针为什么红色总是指在南面?

三、做指南针。

1、幼儿自由操作,老师巡回指导。

2、分享交流你的`指南针成功了吗?

四、游戏:我在哪?

引导幼儿用指南针寻找自己的方位并记录下来。

活动生成与建议:

1、在区域中学用指南针,让幼儿在活动室中找“南”,进一步探索指南针指南的现象。

2、在区域活动时,探索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,引导幼儿发现吸引和排斥的现象。

3、寻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用到了磁铁,了解磁铁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。

大班科学教案 篇2

活动目标 :

1.认知目标:认识蜗牛并初步了解蜗牛的一些生活习性。

2.技能目标: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幼儿的想象力。

3.情感目标:培养幼儿爱护小蜗牛的情感。

活动重点:

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。

活动难点:

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。

活动准备:

前经验准备:观看小蜗牛的课件录像。

物质准备:在种植植物的盆中放入小动物(蜗牛)

活动过程:

一、导入。

带幼儿到自然角观看植物盆中的小动物(蜗牛),引发幼儿兴趣。

(一)基本环节。

1、讨论各自的想法(想象力)观察后,教师让孩子们说一说:“你们看了小蜗牛,小蜗牛在干什么呀?”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。

2、引导幼儿继续观察,分时段进行观察,充分发挥想象力。

3、讨论、小结。再次集中,教师提问:“小朋友观察了小蜗牛很多小朋友的.想法很好,很棒,还有谁有更棒的,想一想。”

(二)结束。

教师小结:小朋友在观察小蜗牛,和小蜗牛成了好朋友。小朋友很关心小蜗牛,小蜗牛让我们知道它的活动过程。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的动物,小朋友只要仔细的去观察它们,我们会有更多的好朋友。

二、活动延伸:

手工《蜗牛》

大班科学教案 篇3

一、活动目标

1、能细致观察梧桐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,初步了解叶脉的作用。

2、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,理解词语:主脉、侧脉。

二、活动准备

1、《梧桐树叶脉的秘密》记录单(梧桐树叶形状的纸片若干),人手一个放大镜。

2、叶脉书签、叶脉图片、叶脉PPT、梧桐树叶以及其他园内幼儿常见的树叶等。

3、幼儿已经观察过落叶的现象,捡拾过落叶,绘画活动中给“梧桐树叶”涂过色。

三、活动过程

1、欣赏幼儿绘画作品,引发对叶脉的关注。

(1)教师:秋天到了,梧桐树的树叶都飘落下来了。昨天,我们用笔把这些美丽的梧桐树叶都画了下来,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眼中观察到的梧桐树叶是怎样的。

(2)(引导幼儿关注画有叶脉的树叶)这幅画好像和别的有点不一样,这些线条是什么?(引出叶脉)小朋友们画的叶脉是什么样的?

2、观察梧桐树叶的叶脉,探索其结构。

(1)自由观察实物。

●教师:我们仔细看看梧桐树叶的叶脉到底是怎样生长的.。请每人拿一片树叶观察,你觉得观察哪一面会把叶脉看得更清楚一些呢?

●教师巡回指导观察,及时肯定有的小朋友既能观察叶子的正面又能观察叶子的反面。

(2)细致观察并交流。

●教师出示叶脉PPT:我们一起看一看、说一说叶脉是什么样的。

●认识主脉和侧脉。

提问:你发现叶脉了吗?有几根非常明显的叶脉?(引出主脉)主脉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?一直长到什么地方?除了主脉,还有其他的叶脉吗?(引出侧脉)侧脉是怎样生长的?

(3)用放大镜观察细脉。

教师:除了主脉和侧脉,还有其他的叶脉吗?我们用放大镜来仔细看看,你看到什么啦?你发现了叶脉的什么秘密?(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时,引导幼儿顺着 叶柄向下看,发现叶脉由粗到细、像许多的管子连接 在一起、像一张大网等秘密。)

(4)幼儿在记录单上绘画自己观察到的叶脉。可 边用放大镜观察边绘画。

3、讨论叶脉的作用。

(1)教师:叶脉为什么会长得像一张网?为什么 会粗细连在一起,一直生长到叶片的各个部分?叶脉 有什么用?

(2)(观看PPT)叶脉输送养分:植物通过根在泥 土里吸收水分和养料,然后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。 为了传送养料,植物从根的末端开始,经过茎到叶子 的位置,这些管子藏在茎里面,平时是看不见的,但 是到了叶子里面就变成了更细更小的分叉的管子, 它们就是叶脉,我们从外面就能看到。

(3)支撑叶子:叶脉就像我们身体里的骨头,把 叶子支撑起来。

4、拓展。

(1)教师:除了梧桐树叶长有叶脉,其他的树叶 也有叶脉吗?幼儿自己选择不同形态的叶子进行观 察、比较。讨论交流:它们有叶脉吗?它们的叶脉是 怎样生长的?和梧桐树叶的叶脉一样吗?

(2)小结:树叶的形状不同,叶脉生长的形状也 会不同,但是它们都会有叶脉,叶脉可以帮助树叶输 送养料和水分,还可以起到支撑树叶的作用。

四、活动结束

1、评价

2、总结

五、活动延伸

1、收集更多种类的树叶,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叶脉。

2、教师记录并组织幼儿讨论他们自己提出的关 于叶脉及植物的问题,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学习兴趣。

大班科学教案 篇4

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实验观察,比较豆子泡水之前和泡水过后的变化。

2、了解泡过水后的豆子的构造。活动准备:干黄豆和泡过一夜的湿黄豆若干, ……此处隐藏3832个字……)引导幼儿分类整理资料

(2)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"我知道的`蚯蚓"展板

4、邀请同年段的幼儿参观、分享"我知道的蚯蚓"展板。

区角活动:

重点指导幼儿在科学角绘制自己收集到的蚯蚓的资料。

大班科学教案 篇9

活动目标:

1.在认识磁铁的基础上,通过操作活动主动探究磁铁的穿透性,帮幼儿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。

2.让幼儿在实际的主动操作中感受探究的快乐,在评价中体现成功的愉快。

3.能大胆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,体验成功的快乐。

4.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。

活动准备:

幼儿人手一块磁铁,各种物体(小磁铁、铁钉、扣子、塑料袋、纸片、布片、纸杯、泡沫等),操作纸(记录纸)人手一份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幼儿了解“发现”

1、 提问:幼儿上课的环境有什么不一样?

不断的说出“发现”这个词,让幼儿对“发现”有初步的了解;并通过发现环境的不同,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缓解幼儿紧张的情绪,以便导入课题。

2、 提问幼儿前段时间玩磁铁的发现? 请幼儿依次发言,老师作小结:

① 磁铁能吸铁的东西

② 磁铁能和磁铁吸起来

3、 老师:老师带来了不是铁的东西,问幼儿能不能被吸起来(请幼儿依次回答)。

4、 老师: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将它们吸起来。

揭开每组桌上用来遮盖的布,每组的幼儿分别从篮子里拿出各种物体试验看能不能被磁铁吸起来。

5、在记录纸上画下来,先画磁铁,再把自己吸住的东西画在磁铁上

6、将幼儿的记录纸收上来贴在黑板上,配班老师将每人小盆里的东西倒入大盆子中

7、请幼儿导黑板前来,分别讲述自己将什么东西吸起来了。幼儿说出自己吸到什么东西后,老师再问其它幼儿有没有跟他一样的。

8、老师: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小朋友吸的东西多,幼儿开始比赛。

9、老师分别到每组前讲述比赛结果,分组数,并在黑板上记下每组的数量

10、老师:我们再进行一轮比赛好吗?

11、老师分组讲述比赛结果,分组数,将重复的东西剔下,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。

12、幼儿帮老师收拾操作材料

13、老师:磁铁真的把不是铁的东西吸起来了吗? 幼儿分别回答,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做实验,实验成功后,老师问:磁铁到底在吸什么?

小结:磁铁还是在吸铁,只不过透过纸、布片把铁吸起来了。

老师:磁铁还能透过哪些东西把铁吸起来呢?我们去找一找吧!

活动反思:

本次活动自始自终都围绕着老师创设的'环境进行,刚开始老师让幼儿了解“发现”一词,循序渐进,让幼儿有一个过渡的过程,这个活动基于幼儿在以往的活动中已有发现磁铁的经验,启发幼儿回忆有何发现。在幼儿操作后,在记录纸上画下自己用磁铁吸住的东西,记录纸下方注有“姓名”一栏,但没有一个小朋友将自己的名子填上,没有起到作用。

在幼儿分别讲述自己用磁铁将什么东西吸起来的时候,老师应引导幼儿是怎样把不是磁铁的东西吸起来的,在比赛前,老师没有交待幼儿一定要吸不是铁的东西。

在小组活动时,老师应引导幼儿合作探究,在数数量时应让幼儿自己数自己组的数量,再报出来,或者为了更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,可在比赛时引导幼儿进行分工,几个人拿东西吸,一个人专门记录吸到的东西,并数数。

本次活动有静有动,有可操作性的由西,整个活动安排的比较轻松。

本次活动中,每个幼儿都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,其它幼儿无法参与进来,幼儿无法实现相互交流,无法实现互动,这个环节值得老师思考。

“让幼儿与环境对话”表达了环境创设的一种新取向,实现了环境创设的一种质的转变:变静态环境为流动环境,变单一环境为整合环境、变局部环境为宏观环境,变物质环境为心理环境,同时促进了幼儿、教师、家长的共同成长,发挥了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,真正实现了环境与幼儿的“对话”。

小百科:如果将地球想像成一块大磁铁,则地球的地磁北极是指南极,地磁南极则是指北极。磁铁与磁铁之间,同名磁极相排斥、异名磁极相吸引。所以,指南针与南极相排斥,指北针与北极相排斥,而指南针与指北针则相吸引。

大班科学教案 篇10

设计意图

《纲要》中指出:科学教育的目标强调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,动手动脑,探究问题。本活动运用纸板这一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,沿着“提出问题→猜想假设→实验验证→结果讨论”这一线索层层推进,让孩子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操作,去探索物体平衡这一科学现象。活动由情感激发导入,始终把幼儿探究习惯的养成融入丰富的问题情境中,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,从而催动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,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,养成积极探究的行为习惯。

活动目标:

1、对探索如何顶起纸板感兴趣,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。

2、能手眼协调地顶起纸板,感知纸板有一个能顶起来的点,并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。

活动准备:

1、幼儿人手一支铅笔,每组两套试验板(一套在纸板重心和随意处点上各色小点的正方形、正三角形、圆形、长方形、等腰三角形等规则的图形;另一套是没有点子图形。

2、彩色铅笔、纸盒、油画棒、大记号笔

3、顶碟子、转碗的视屏

4、音乐:《如在电影中》

活动过程:

一、观看表演,导入活动。

1、师:小朋友,你们看过杂技表演吗?都看过哪些杂技表演?(幼儿回答)

2、师: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杂技表演请你们来看。

(师放课件)老师组织幼儿观看“顶碟子”表演及“顶碗图片”,激发幼儿兴趣。

3、师:杂技表演好看好看吗?今天老师也请小朋友来学杂技表演,我们来玩顶纸板。

二、幼儿尝试顶纸板

1、教师出示两张纸板,告诉幼儿如何进行顶纸板活动。(用一个手指头顶画点的.纸板,要求幼儿尝试顶纸板的各个点。再顶顶其他地方。接着顶没画圆点的纸板,并在能顶起纸板的位置上画上圈。

2、幼儿分组动手操作,老师巡回指导。讨论:你顶的是什么形状的纸板,你的手指顶在纸板的那个点上才能顶起来。

(分组讨论,与同伴交流,发现顶纸板的秘密:中心点)

师:顶起纸板的这个点叫重心点。

3、玩一玩哪种东西最容易顶纸板。

师:小朋友们顶得真棒,真像杂技小演员,那你们还想不想再表演呀。(师介绍游戏玩法)你们看看,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顶纸板的工具,请小朋友每样工具都去试一试,看一看哪样工具最好顶,轻轻的开始吧。

(幼儿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,尝试用铅笔、油画棒、纸盒、记号笔顶纸板。玩一玩、比一比哪种东西最容易顶纸板。想一想为什么。)

师:玩一玩、比一比哪种东西最容易顶纸板。想一想为什么?

幼儿讨论相互交流经验。

《【精选】大班科学教案模板汇总十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