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资料 > 教案

小学数学教案

时间:2024-03-05 23:27:20
【推荐】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八篇

【推荐】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八篇
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。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!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小学数学教案 篇1

【教学内容】

数学书P94-96页例1,例2及"试一试","练一练"和练习十八的第1,2题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,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,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。

2、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,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。

3、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,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复习旧知,唤起经验。

(游戏)要求:一定发生的就立正,不发生的就坐着不动

(1) 太阳从东方升起

(2) 明天要上学

(3) 地球绕着太阳转

(4) 明天会下雨

明天会不会下雨呢?都有可能,但可能性是多少呢?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。(板书课题)

二、创设情境,引导发现。

举例:做游戏时用掷硬币的`方法决定谁先开始,二个人每个人的可能性都是1/2。

1、教学例1

同学在打乒乓球时是怎么决定谁先发球的 ?

提问: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 为什么

学生讨论后明确:一共有2种情况,乒乓球可能在左手,也可能在右手,对于运动员来说,无论猜左还是猜右,猜对的可能性是一半,猜错的可能性也是一半.

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 你怎么想到是

追问:2表示什么, 1呢

小结:乒乓球可能在左手,也可能在右手,所以猜的结果只有"对"或"错"两种可能,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,都是.用这种方法决定谁先发球是公平的。

2、同步体验。

拿出一个口袋。

(1)谈话:这里面原来有一些球,现在放入一个红球,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,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(学生肯定有疑问)

(2)打开袋子(一红一蓝)问:有答案了吗 你怎么想的

(3)交流中明理:一共2个球,任意摸一个,有2种情况,摸到红球是1种情况,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().

(4)再往袋中放入一个绿球,任意摸一个球,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为什么

(5)疑问:为什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会不同呢 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

(6)小结:一共有几个球,红球有一个,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一.

三、迁移和提升。

自学例2,并集体讲解

“试一试”

“练一练”

四、实践与应用。

1、”非常6+1”,共有12只蛋,9只金蛋,如果你是第一个打进电话的人,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?如果第一个人砸了一个蛋是金蛋,而你是第二个打进电话的人,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?.

2、语文中的数学问题。

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:

平分秋色、十拿九稳、天方夜谭、百发百中

3、练习十八1-2

四、全课总结,感受价值.

提问: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这些知识有什么用

小学数学教案 篇2

教学目的

1.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,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.

2.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,合作学习,探索新知.

3.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,指导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.

教学重点

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

教学难点

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.

教学步骤

一、复习沟通

1.练习:(卡片)

30+303 423 8016+2

125-60+2 8510 12045

2.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.

130-10053 (43+57)(28-21)

师: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?

总结:在一个算式里,如果有加减法,又有乘除法,要先算乘除,后算加减;含有小括号的,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.

二、探索新知

1.引入新课:

要求学生将32+54018和100-(32+30)合并为一道题.

学生组题,老师板书:例1.100-(32+54018).

2.对照例1与复习题2,讨论:例1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?

结论: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.

3.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,指名汇报自己的.计算过程,形成板书:

例1 100-(32+54018)

=100-(32+30)

=100-62

=38

4.讨论: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,计算时应注意什么?

让学生明确: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,先算括号内的乘除法,再算括号内的加减法,最后算括号外的运算.

5.教师:在100-(32+30)外围画上虚框,表示计算时可以省略.

6.反馈练习:

(90-212)12 70+(750-6511)

三、巩固发展

1.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,如果不正确,改正过来.(投影逐一出示)

通过订正,强调:在计算时,除要注意运算顺序外,还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.

2.变式练习:说出运算顺序,并口算出计算结果.(投影出示)

484+24

然后利用抽拉投影片在式子的不同部分加上括号,分别形成:

(484+2)4

48(4+2)4

48(4+24)

四、课堂小结

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?注意什么问题?

五、布置作业

285-15+203 285-(15+203 )

285-(15+20 )3 (285-15+20 )3

小学数学教案 篇3

在掌握了除法和分数意义的基础上,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础知识,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,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,为以后教学比例打好基础。下表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。

比的意义、表示方法、各部分名称、求比值(例1、例2)

比的基本性质、化简比(例3、例4) 练习十三 ……此处隐藏6276个字……2、在学习中,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,让学生主动探索,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,亲自感悟和体验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
3、加强估算,鼓励算法多样化。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,逐步形成技能。

4、重视对两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、估算、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,培养学生总结

和归纳的能力。

四、课时安排:

8课时。

1、口算乘法。 3课时

2、笔算乘法。 4课时

3、整理和复习。 1课时

《两位数乘两位数》口算乘法教学设计

  教学内容:教科书第58页例1、做一做,练习十四第1~4题。

教学目标: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,学会口算整十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、整百数(每位乘积不满十)。

  教具准备:多媒体课件幻灯片;把练习十四第2题制成香蕉形的口算卡片。注意补充相关的两位数乘整十、整百数的题,如:32×20、13×300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创设情境、生成问题

口算下面各题。

40×4 60×5 30×3 300×7 200×8

12×4 24×2 13×3 32×3 11×5

自己选两题,说一说口算方法。

二、探索交流、解决问题

1.提出问题。

(1)运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呈现邮递员送报纸、送信的情景。

(2)请学生提出问题。

(3)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、整百数解决的.问题,可以是与教材上完全相同的问题,也可以是不同的。

例如:“邮递员工作100天,要送多少份报纸?”

“工作30天,要送多少份报纸?”

2.探讨口算方法。

(1)请学生思考、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引出算式:

300×10 300×30

(2)小组讨论:怎样想出得数?

(3)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。

(4)评价。

对于学生想出的方法,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,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。

例如:300×10 300×9+300=2700+300=3000

100×10×3=1000×3=3000

300×30 3×3=9→300×3=900→300×30=9000

300×10×3=9000

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,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。同时,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、鼓励,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。

3.尝试解决问题。

(1)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。比如:“工作10天,要送多少封信?”“工作30天,要送多少封信?”

(2)组织交流。

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。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。

4.探讨新的口算方法。

(1)出示:42×10 23×30 14×200

请学生思考,讨论怎样算?

(2)组织交流,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。

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。例如:42×10→42个10→420;

42×10→40×10+2×10→420……

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,再次体验成功。

三、巩固应用、内化提升

1.完成教科书第58页“做一做”中的8道题。

(1)先由学生独立计算,然后集体订正。

结合订正过程,有意识地选择两、三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。[]

(2)引导学生总结,发现规律。

结合“做一做”中的口算,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,发现规律。

2.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。

让学生独立完成。

开始做题前,提出:看哪一组的每个小朋友都能全做对。

完成后,集体订正。对全体都对的小组给予表扬,奖励小红旗一面。

3.解决实际问题。

练习十四第3、4题,让学生独立完成。如果学生有困难,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讨论。教师注意巡视,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。

在学生完成后,请几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。

4.游戏。

贴出香蕉形口算卡片,组织学生做“摘香蕉”游戏。说明游戏规则:谁算对卡片上的题,就把香蕉摘下来。

最后,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。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。

四、回顾整理、反思提高

请学生谈收获。

小学数学教案 篇8

教学目标:

1、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,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。

2、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,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。

3、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重点难点: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,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理解平均数

1、周末,妈妈买了许多糖果,分给哥哥6颗,妹妹4颗,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?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?是多少?

2、老师(出示两个笔筒)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,23枝送给23男同学,学生动手分: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。

3、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'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。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。

4、学生讨论: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?导入板书课题。

二、探究体验

1、出示情景图: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?

2、出示统计图:引导学生收集信息。

3、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:利用这个统计图,你们有什么办法,可以解决这个问题?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。

4、提出问题:生活中,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,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?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,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?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?

5、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,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,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?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。

6、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。

三、实践应用

1、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,小军收集15个,小伟收集16个,小朋收集12个,小新收集了13个,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?请你算一算。

2、根据统计表算一算,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?

班级三(1)三(2)三(3)三(4)

踢的次数632654668646

3、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。

四、全课总结

1、通过今天的学习,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?

2、师总结。

《【推荐】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八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